关于将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发展成为中国优势产业的政策建议 返回 企业背景报告 列表>
英国太古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体现了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大国担当。李强总理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将要“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太古集团已扎根中国159年,是一家业务高度多元化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分为地产、饮料及食物链、航空、海洋服务和贸易及实业五大范畴。太古集团业务集中于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太古集团制定了清晰的集团可持续发展策略SwireTHRIVE来应对气候变化、减碳、水资源保护和减少废弃物等重要的环境问题,并且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价值。本文将以旗下国泰航空近些年来在可持续航油方面的探索经验为据,深入思考可持续航油产业发展路径,并借鉴国际经验对中国可持续航油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作为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之一,国泰航空在过去数十年中采取了多种举措来减轻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不断提高燃油效率,使用新机型以及开拓SAF。国泰航空现已承诺将于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考虑到现有技术提升燃油效率的作用已经达到瓶颈,因此航空业低碳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要建基于SAF的大规模应用。
中国在SAF政策方面虽然暂时落后于欧美国家,但是在生产领域早已掌握了关键技术,拥有已投产和待建设的产能设施。202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同年9月,在全国4座机场、12条航线上启动了SAF加注试点,但目前并无任何生产目标或远期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承诺。
政策环境对可持续航空燃料开发及应用具有重大影响。由于目前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它须依靠政策的辅助来缩小价格差距,以与化石燃料竞争,直到能够扩大生产规模并降低成本达到平价。
为促进中国SAF行业发展,我们主要有两条建议措施:
在中央政府层面,在国家“十五五”规划中纳入SAF产业发展,并定位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并在产业长期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进出口贸易措施,研发等方面做出相应安排;
在国家战略中,将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进一步升级为国际领先的SAF加注中心,并考虑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国际领先的SAF生态圈,促进在大湾区内形成全链条的SAF生态圈。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指由餐厨废油、农林废弃物、能源作物、绿氢等基础原材料经过炼化工艺生产的,其原材料跟传统航油化石基原材料相比是可再生和清洁的,且可与传统航空煤油掺混使用在常规的民用机场和飞机设备上的燃料,最终效果是在全生命周期内减排碳排放量约80%(相比传统航空煤油)。
经过了数年发展,欧美国家和部分亚洲周边地区在SAF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相比之下,中国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相对有所滞后。因此亟需在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巩固新能源领域的一贯优势,加快推动“双碳目标”和把SAF培育成为下一个继光伏发电、电动汽车后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