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防融合:共筑健康中国,助力卫生与经济事业高质量发展 返回 企业背景报告 列表>
摘要
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在传染病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儿童免疫规划覆盖率达到较高水平。但单靠国家免疫规划仍难以彻底制约传染病,长期仍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强化传染病预防已成为当务之急。医防融合旨在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早诊早治率,不仅能够保障民众健康、提高生产力,长期来看更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减轻医疗负担。
从医疗卫生和经济发展的双重角度出发,当务之急都是要尽快采取行动,提高特定传染病最易感人群的成人疫苗接种率。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多患有慢性疾病,因此更容易罹患带状疱疹、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疾病,且病情更为严重。同时,中国老年人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产生的年住院费用高达18.828亿美元(折算超136亿人民币)。一项跨国研究也表明,成人预防接种能够为个人、医疗系统和更广泛的社会带来多方面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报可高达19倍。
另一方面,中国现有7500万慢性乙肝感染者,其中约3000万尚未知晓自身感染状况;未接受治疗的感染者后续病程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将对经济发展和医疗体系造成长期负担。尽管国家已在抗病毒药物推广、儿童疫苗及预防母婴传播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距离世卫组织2030年乙肝诊断和治疗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亟需技术创新助力。
令人期待的是,一种功能性治愈疗法正处于临床后期开发阶段。有别于需终身服药的现有抗病毒药物,功能性治愈疗法可以在六个月疗程内清除病毒,激活患者针对病毒的免疫力,实现对病毒的长期控制。这一突破性疗法未来能改善乙肝治疗,进一步释放社会生产力,为乙肝防治注入新动能。
本文重点探讨医防融合在成人疫苗接种和乙型肝炎管理中的推进。在结合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报告将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推动治疗(医疗服务)与预防(公共卫生服务)两大模块合作运行,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多个维度出发,协同发力加大传染病控制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医防融合举措在其他传染病如艾滋与肺结核防治中也有重大意义。
成人疫苗接种政策建议
· 将成人疫苗接种纳入健康中国和医防融合重点工作当中,制定系统化政策,加快疫苗审批流程,推动成人疫苗接种长期发展。
· 借助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网络,根据患者健康风险提供接种建议和处方,确保易感群体得到保护。
· 加强全科医生培训,提供沟通技巧培训,帮助医生有效消除患者对疫苗接种的顾虑,传播科学知识并纠正误解。
· 推动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医生处方到接种点到疾控系统的信息互联互通,实时监测接种率,优化疫苗供应及接种策略。
· 设立激励机制,将疫苗接种工作纳入全科医生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及职业发展评估当中,激励医疗机构推广接种。
· 制定国家政策和技术指引,规范接种点建设、流程优化、疫苗管理及监督机制完善。
乙型肝炎防治政策建议
· 将2030世界卫生组织乙肝消除目标纳入“十五五”等中长期战略,形成统一部署和协同行动机制。
· 制定五年行动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措施,设定检测率、诊断率和治疗率目标,确保落实到位。
· 加快审批功能性治愈药物。并将功能性治愈作为关键治疗结果监测,对适合人群纳入慢性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
· 将功能性治愈药物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利用专项报销、按疗效付费等机制,提高患者报销比例,确保医保资金高效利用并推动创新药物覆盖面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