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   English   
时间:2025年3月23-24日
地点:北京 · 钓鱼台国宾馆
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关注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健康水平,提高社会生产力 返回 企业背景报告 列表>

辉瑞


摘要


目前,我国不仅面临经济发展新阶段,还需要应对人口结构转型带来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是高质量发展题中之义。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结构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及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特征,人口总量呈现下降趋势,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面对人口发展的新常态,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需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中提出,“人口红利不仅与人口数量和结构有关,更与人口素质、经济政策及配套措施有关”。高质量发展要求更为重视人口素质与劳动力质量,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人口发展新常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健康是衡量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我国主要健康指标疫情后呈改善趋势,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形成显著的人力资本优势。尽管我国人口素质总体向好,但区域间、人群间仍存在不平衡问题,与发达国家领先水平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为积极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从而达到“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目标。


充分释放人口质量红利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口健康素质,通过“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升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特别是劳动人群的健康素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转型,在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下一阶段,应着力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的健康水平。在巩固当前疾病防控成果的基础上,需关注劳动适龄人群疾病负担较重、社会成本较高的疾病领域,持久地开发和释放人口质量红利。以偏头痛为例,这类高发于劳动适龄人口的疾病已成为制约我国劳动群体生产力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疾病因素之一。我国亟需加大对偏头痛等高发于劳动年龄人口的疾病的重视,通过提升诊疗能力、加强患者教育、加快引入创新治疗药物,降低此类疾病对劳动适龄人口的影响,推动全民健康根本目标早日实现。


作为“根植中国、服务中国”的积极践行者,辉瑞致力于支持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辉瑞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制定政策举措,提升中国应对偏头痛所带来的疾病负担的能力:


· 首先,提升偏头痛诊疗能力,规范偏头痛治疗管理:应加大对神经内科、头痛专科等相关领域专科医生的培训力度,推广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同时加强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协作,以多学科协作模式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 其次,加强患者教育,普及偏头痛疾病知识,提升疾病认知与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针对偏头痛高发群体和高风险偏头痛患者,需要加大患者教育力度,倡导规范用药,避免过度依赖镇痛药导致的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针对公众对偏头痛认知不足的问题,可通过线上线下讲座等形式,以及社交媒体平台,普及疾病知识,减少社会对偏头痛的误解和偏见。


· 最后,加快引入创新药物,全面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对于偏头痛创新药物,宜加快其临床使用,满足高风险类型患者以及对现有疗法响应不佳的患者的治疗需求。


点击查看:关注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健康水平,提高社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