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会(IV)会场二:全球价值链调整:新趋势与新机遇 返回 论坛简报 列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于2023年3月25-2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3月25日下午的经济峰会,分组会(IV)会场二的主题为“全球价值链调整:新趋势与新机遇”。本节讨论由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致辞;商务部原副部长、WTO前副总干事易小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政策战略副行长艾德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海外学术院长邢予青四位嘉宾,围绕全球价值链的调整展开研讨。
赵忠秀在致辞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主导、发展中国家和新兴转型经济体积极参与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典型特征。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增长乏力困境,逆全球化势头迭起。近年来跨境投资增长停滞,全球贸易增长放缓,全球价值链出现转移甚至萎缩的趋势。新冠疫情与中美经贸摩擦等因素相互交织,进一步催化新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的价值链重构。
赵忠秀认为,当前全球价值链呈现几个新的特征:首先,全球价值链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全球价值链安全问题上,我们致力于推动形成新的国际共识和准则,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将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将产业链供应链武器化。其次,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布局产生了显著变化。在横向,全球价值链趋于区域化、本土化。在纵向,全球价值链趋于短链化。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跨国公司逐步收缩全球价值链,以保障其供应链安全稳定。再次,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优势逐渐从有形制造向无形制造转移。以超越制造为主题,我们可从无形资产、知识产权、数字平台等生产过程之外的角度重新审视全球价值链。工厂制造商将知识产权与国际直接投资相结合,通过全球价值链向全球客户出口无形资产服务的新商业模式,已经并将深刻改变国际生产的组织形式,并进一步对贸易统计框架提出挑战。最后,构建低碳、绿色、包容、可持续的全球价值链将成为发展的新方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可能面临更为突出的产业链向外转移风险,但也加速了摆脱低端锁定和高端封锁两重夹击的进程;数字化、绿色化趋势的出现,将成为中国产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寻求跃升的重要机遇。因此,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握区域价值链的发展机遇,积极培育以我为主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快数字赋能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和绿色转型,适应和引领全球价值链的绿色化发展,将是我们重要的应对之策。
作为WTO前副总干事,易小准最担心的是少数主要发达国家当前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和泛安全化。他认为,这些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逆全球化举措,只会使发达国家失去经济全球化为其提供的低成本、高效率和技术创新的红利,加剧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并且不会保障其供应链的安全。最危险的是这种零和思维和单边主义的措施,会把世界引向新的冷战。
易小准进一步指出,这些政策和做法不但违背了最基本的市场经济规则,也严重背离了WTO多边贸易规则,其结果就是使世界贸易体系更加分裂和碎片化,进一步削弱各国之间的互信,让他们在面对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危机这样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时更加难以相互合作。
作为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国已经深深地嵌入全球价值链,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世界工厂。跨国公司离不开中国,也更难以通过实施“去中国化”甩开中国,去单独构建新的全球价值链。易小准因此认为,面对当前全球性的危机,各国应当摒弃零和思维,回到多边合作的正确轨道,共同维护一个相互依存、高效和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对全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利远大于弊的共赢方案。
艾德明梳理了全球价值链遇到的一些挑战,他认为,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一体化发展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展现的韧性比我们预想的要强。着眼未来,需要用全球价值链的思维,对气候变化以及碳中和的转型统筹考虑,这才是正道,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实现目标。
从2001年到现在,可以看到中国对整个全球价值链的构建起到了核心作用。尼古拉斯•拉迪认为不存在所谓的“中国退出了价值链”。尽管中美贸易摩擦还在加剧,特别是三年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外资企业的CEO没有办法来中国,可能也有企业会停止一些商业决策,或者有退出投资的计划,然而中国吸引外资总体上还是增加了,去年达到1900亿美元。在全球价值链的再平衡中,中国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
尼古拉斯•拉迪说,观察在美国的企业,无论是服务国内市场还是出口,都依赖于中国制造的一系列中间品供应和要素供应,所以,还不能印证大家所讲的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故事。如果有,目前也可能只是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他表示,全球供应链重构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能被夸大了。
邢予青发言指出,全球价值链是现代国际贸易和产品制造的主要方式,过去几十年的超级全球化是以全球价值链为基础的,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为整个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但是,全球价值链的进一步发展,现在遇到三个主要挑战:第一,持续的中美贸易战,有600多家中国公司被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这意味着这些中国公司的供应链受到了阻碍。第二,在过去三年的疫情中我们发现,全球价值链的过度扩张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很大的脆弱性。我们需要考虑它的韧性,也就是全球价值链应当能够抵御自然灾害或者类似新冠病毒这样的灾难。第三,全球价值链的安全性遭遇挑战。许多国家考虑国家安全,比如基础通讯信息的国家安全、核心产业的国家安全等,不断强化的国家安全概念迫使全球价值链重组。
针对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现实挑战,邢予青认为,作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心的中国,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类。从短期看,一是积极通过谈判来解决中美贸易冲突,一个可行方法是中美之间成立投资和贸易委员会,来管控双方的贸易和投资冲突;二是中国应考虑积极向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从长期看,应考虑顺势而行,一是中国企业也可以通过全球价值链的契约化和分散化,加快在海外投资,形成更多以中国企业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使得中国企业也变成跨国公司;二是中国要沿着全球价值链不断升级,进入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国家行列,打造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独立的技术;三是中国要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的转化,不断地开放市场会使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博弈地位进一步加强。
(中国发展出版社 撰稿:刘长杰;审稿:崔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