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   English   |   注册     
时间:2023年3月25-27日
地点:北京 · 钓鱼台国宾馆
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官方微信
基金会微信
基金会微博

分组会(V)会场二:携手保障全球能源安全 返回 论坛简报 列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于2023年3月25-2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3月25日下午举行的经济峰会分组会(V)会场二讨论的题目是“携手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本节讨论由壳牌集团首席执行官魏斯旺主持。与会嘉宾分别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东,FMG集团执行董事长安德鲁·福瑞斯特,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跃,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高世楫。


赵东表示,近年来,受地缘政治、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能源供需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能源价格,特别是油气价格大幅振荡,给全球能源安全带来了挑战。从短期来看,要把防止油气价格大幅波动作为重中之重。确保油气供应安全和价格稳定是能源安全的基本盘,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一是充分挖掘油气供应的潜力,加大油气开发投入,充分释放现有产能,增加全球油气供给,同时保持稳定的油气勘探投资;二是加强油气储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储备在平衡供求、平抑价格、平稳供应方面的调整功能和兜底作用;三是保持能源政策的平稳有序,能源政策的推出需立足现有能源体系平稳运行和有序演进,并与原有政策做好衔接过渡。


他指出,从长远来看,需要扎实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一是坚持统筹兼顾,把握能源三角的动态平衡,把握安全稳定、经济高效、绿色低碳三者之间的平衡。二是坚持先立后破,做好立破衔接。一方面要做好新能源“立”的文章,加快构建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多元供给体系,另一方面要把握化石能源“破”的节奏,推进绿色低碳高效利用。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攻克低成本能源技术,深化全球能源科技合作,聚焦电解水制氢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一体化协同、高效安全储运、高性能燃料电池等技术。


安德鲁· 福瑞斯特表示,在去年和今年,可以看到全球气温上升,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更快地采取行动,以避免气候环境被全球变暖所破坏。大公司要做长远的规划,政府也要制定长远的目标。必须充分考虑新的科学发现、新的现实带来的目标压力,我们并不是在预测这些目标,而是已经生活在此风险环境中。全世界需要实现能源安全,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气候安全的保障。他指出,我们现在正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现有的化石燃料供应者能够快速进行业务调整,保持盈利性,绿色能源有大幅增长。全世界的社区和家庭都需要做出努力,大家团结起来,才有共同的未来。要想解决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首先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刘国跃围绕会议主题,重点谈了四方面认识。一是积极秉持互利共赢理念,共同维护国际能源资源供应链稳定畅通。应充分发挥各自资源禀赋优势,进一步加强能源投资贸易全方位合作,畅通国际能源产供链,更好地保障能源品种和能源来源的多元化,深化“一带一路”等多边能源务实合作,建设开放、透明、高效的国际能源市场,促进国际能源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是积极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共同厚植人类社会发展的绿色底色。应进一步加强绿色产业开发投资和绿色金融合作,大力推动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氢能、储能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提升清洁能源占比,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清洁能源合作项目落地,推动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三是积极促进能源科技创新突破,共同推动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应把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趋势,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能源多元快速开发,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的国际融合,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建设智慧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四是积极统筹保障能源可及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应立足各国国情,坚持因地制宜,重点发挥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共有互补优势。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有序推动能源转型,坚持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增强能源可及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推动项目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杰弗里·萨克斯认为,能源安全包含三方面内容,即碳减排、全球各阶层都能使用能源和能源供应稳定性,目前这三个目标都没有实现。能源需要跨境流动,需要互联互通的能源体系,我们必须拿出计划,所有企业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任重道远。壳牌做了情景分析的设计,国际能源署也制定了2050年路线图,实现净零排放需要尽快推进,需要针对不发达国家形成一套方案,同时也需要在地缘政治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美国不应当继续跟中国进行对抗,我们需要安全、需要合作,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规划、有行动。


他认为,油气企业和其他能源企业都必须有氢能的部署,否则就会浪费宝贵的资源。中国对按部就班地实施大规模计划是非常有经验的,中国的规划做得比其他国家更好。在推动能源安全发展方面,我们不能只是讲定性,要去讲定量。很多美国政客不去做表格模型,他们可能知道如何破坏,却不知道如何创造,我们需要善于规划者帮助我们规划未来。


高世楫在题为《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携手保障全球能源安全》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高度重视全球能源合作。一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二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三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四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五是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他表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和动荡的国际局势,亟需全球携手为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做出贡献。一是积极维护世界正常的能源贸易秩序,以安全的能源供给支撑全球发展。二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跃升,加快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三是全球携手,保障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正义。全球共享能源转型知识,共同促进绿色能源技术开发和知识扩散,促进可再生能源产品贸易,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普及,推动构建高效的全球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中国发展出版社 撰稿:杜倩倩;审稿:崔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