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   English   |   注册     
时间:2023年3月25-27日
地点:北京 · 钓鱼台国宾馆
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官方微信
基金会微信
基金会微博

分组会(III)会场四:建设有韧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返回 论坛简报 列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于2023年3月25-27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其中3月25日经济峰会,下午分组会(III)会场四讨论的题目是“建设有韧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节讨论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主持。演讲嘉宾为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发言嘉宾分别为雅培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罗赋德,武田制药全球总裁、首席执行官卫博科,德福资本创始合伙人及首席执行官李振福,安利全球首席执行官潘睦邻。


毕井泉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也在逐步完善,有力促进了生物医药的创新发展。在世纪疫情冲击下,中国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但是也暴露出我国生物医药创新质量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以及农村和社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薄弱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鼓励创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把“让患者获益更多”作为新药研发和批准上市的基本原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原创性新药研发,探索医院自主采购批准上市的新药以及允许企业与医疗机构协商确定新药价格的制度设计。第二,明确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边界,促进商业医疗保险发展。按照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险有序衔接的要求,划清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边界,研究制定商业医疗保险法,依法规范商业医疗保险行为。第三,规范医疗服务定价标准,加快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要改“以药养医”为“以医养医”,改多点执业为个体执业,改医院门诊为家庭医生门诊,提高医生的准入门槛,改革医生的职称评定制度,对边远地区的全科医生给予适当补助。


罗赋德认为,应通过创新增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韧性。他从“产品准入”和“多元化”两个角度提出建议:一方面,平衡好产品的准入和增强药物可及性,使更多人能够用上创新产品;另一方面,倡导多元化的原则,在传统的医疗机构之外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将先进的治疗和预防方式广泛普及。


卫博科指出,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很多进展,更多新药得到批准上市,甚至能够进入医保目录,惠及更多患者,更好发挥药物价值。当前,部分国家医疗体系韧性不足,医疗需求大于供给,由于资金不足、医护人员收入水平受影响等原因,加剧了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短缺问题。他认为,应发挥全科医生的作用,精减住院服务供给,降低医疗花费,提升医疗体系效率。


李振福提到,创新是打造韧性医疗体系的核心,建立有韧性的医疗体系需要构建大生态体系。其中民营经济是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企业应联手解决中国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数字医疗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有14亿人口,拥有世界第三大的国土面积,医疗设备、医疗人员等医疗资源相对较为有限,使用数字技术可缓解这一问题。


潘睦邻认为,对于一些跨国企业来说,中国医疗健康市场是最大的市场,甚至比美国市场更加重要。在医疗创新领域,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引领者。他提到,中国的《黄帝内经》对世界影响深远,其强调整体健康和预防优先的思想应得到重视,建议通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打造健康社区,进一步构筑健康城市。


(中国发展出版社 撰稿:徐乾;审稿:赵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