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一单元会场二:弥合不平等鸿沟 返回 论坛简报 列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1年会,于 2021年3月 20-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其中3月20日经济峰会,第一单元会场二讨论的题目是“弥合不平等鸿沟”。
本节讨论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钱颖一主持。与会嘉宾分别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南开大学教授、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陈宗胜和福特基金会会长吕德伦。
安格斯·迪顿提到,不平等问题包括全球的不平衡和更加重要的国家内部不平等,而弥合国内的不平等能够帮助有效找到弥合国家间不平等的方法。新冠疫情加大了这两种不平等。富裕国家每百万人的死亡率反而更高,比如说美国、英国、瑞典,从人口比例的角度,富裕国家失去了更多的人口。此外,2020年富裕国家的人均收入降低了很多,这种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然而人均消费指标显示贫穷的国家实际上更穷了,很多的贫穷国家人口挣扎在全球的贫困线上。未来全球的不平等会更多地依赖于各个国家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这些问题,特别是在疫情结束后怎么做,比如疫苗的可得性与分配问题、以及如何更快地恢复经济发展问题。他指出美国收入差距一直扩大,应该更多关注年轻人的成长,同时使得中产阶级不断地扩大。美国必须尽力解决收入差距问题。
李实提到共同富裕的两个关键词是富裕和共享。从个人福利的角度理解,共同富裕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家庭和个人收入、家庭和个人的财产、家庭和个人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决定了家庭和个人的福祉。他强调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也不等于财富均等。即使实现了共同富裕,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格局应该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每个人的收入和财富水平都应该达到一个富裕的标准,也就是说要设定一个最低标准的富裕水平;第二,收入和财富差距要明显地小于现在的差距程度;第三,要基本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和财富差距;第四,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针对实现共同富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李实提到三点:第一,在过去几年中,居民收入差距仍处在高位波动的状态,这意味着如果不进一步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居民收入差距仍可能处于高位水平,很难出现一个长期缩小的趋势;第二,居民财产分配差距将会持续扩大,并且会成为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导性因素;第三,公共服务均等化仍需要大力推进,意味着现在仍然存在着较大差别的公共服务。
李实判断收入差距近年来处于高位状态,2008年以后收入差距略有缩小主要来自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在城市内部、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仍在扩大。这意味着未来城乡间收入差距如果不能出现明显缩小,全国收入差距仍然很难处在缩小趋势中。自2015年以后,城乡收入的增长率差别不断地缩小,它对整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就变得越来越微弱,因此未来出现收入差距缩小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另外,通过比较2008年和2013年工资收入差距,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都在扩大,因此,可能实际的收入差距大于测量值,收入差距缩小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收入差距缩小需要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李实还表示,财产差距和财产基尼系数都在急剧增加,这意味着财产分配的差距仍在扩大,而且财产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使得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面临很多的困难。
对于寻求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李实表示,首先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二者间的新平衡。共同富裕首先是富裕,富裕是第一位的目标,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全民共享。要实现富裕首先要保持长期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居民收入的增长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这样,才能在富裕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其次,要把共同富裕看做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把实现共同富裕看作一个百年的目标,争取在下个世纪实现共同富裕。另外,实现共同富裕要进一步落实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缩小个人能力之间的差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最后要进一步理顺分配秩序,使分配结果更加合理,不仅在初次分配方面进行制度改革,同时要加大收入再分配的政策力度,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与财产差距,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詹姆斯·赫克曼认为中国的GDP和脱贫都有很大成就,但人口流动导致的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不仅导致收入差距,而且还导致了机会差距。留守儿童被留在农村,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有提高中国儿童福祉的项目。
詹姆斯·赫克曼提到了从世界其他国家吸收的经验,以低成本的方式帮助留守儿童的问题。比如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一起评估了解牙买加的项目,并在甘肃省进行试点,试点地区留守儿童的情况有很大的改善,他们的认知能力、数学能力,或空间推理的能力,或语言表达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詹姆斯·赫克曼提出,未来中国需要留守儿童更积极地参加到经济发展中,教育是非常重要且是非常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未来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
陈宗胜描述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六大特征。第一,虽然总差别比较大,但是中国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的差别较小。第二,中国居民的绝对水平都在逐步增加且增长中的差别扩大。第三,中国居民相对收入差别已经进入下降阶段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相对发展水平来说是倒U形的,中国的发展是促进发展型的。第四,中国内部差别始终低于农村的差别,形成了低差别的城镇化。第五,中国居民总差别较高,但始终高于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这是由于其中包含了过大的城乡差别。第六,中国有前面的若干优势,但也有问题,中国城乡差别扩大,形成了城乡之间的鸿沟,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二元制度导致的。城乡的基础设施,教文卫的服务产品都有差别。从入学率的较大差距可以看出教育水平的鸿沟。教育投入上差别很大,在办学条件上、基础设施上,基础设施均等化差别较大,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文化、医疗、社保、信息等等差别非常大,农村在这些方面刚刚起步。
为了解决中国的不平等问题,陈宗胜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首先“十四五”期间,主要就是扩大农村的再分配比重,重点要促进、推进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消除二元体制导致的机会不均等,改革户籍制度,真正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真正振兴农村。其次,陈宗胜特别提到农村的土地政策,一定要引进城镇人员和资本下乡,否则,中国农村的振兴很难实现。将来要进行较大的土地改革来缩小城乡差别。中国现在要走向共同富裕,得抓住主要矛盾。问题的核心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如今中国政策是针对城市内部和乡村内部的,对总差别的缩小贡献不大。由于城乡之间的差距过大,简单的分配和再分配的政策已经不起作用,振兴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农村自身的城镇化才是重点,且与全部的城镇化是相匹配的,只有这样做才能够真正推动共同富裕。
吕德伦表示,消除不平等鸿沟非常重要,而全球疫情使不平等加重,必须携手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福特基金会致力于与企业、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来合作解决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不公平的规则,这使得机会不公平导致的结果越来越严重。第二,文化表述,加强文化表述使得社会能够更加地扩大公平、容忍和包容地发展。第三个领域是治理和政府,福特基金会鼓励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来进行更多的投资,包括教育与自然资源等等。第四是要改革,防止人们进入到决策程序的体制。第五是解决持续的歧视,尤其对女性、残疾人和其他边缘群体的歧视。基金会需要建立起全球领域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解决不平等问题,希望不平等能够成为历史上被翻过去的一页。中国政府提出要实现平等的经济发展,而且要在中国国内和全球范围内消除不平等,世界许多国家愿意和中国合作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建立起一个公平平等的世界。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撰稿:李莹;校对:于孟轲)--背景信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自2000年举办首届论坛以来,每年举办一次,已经连续举办21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坚持“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宗旨,形成了专业化、高层次的鲜明特色,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
--媒体联络—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夏 天 64255855-8086 xiatian@cdrf.org.cn
刘 阳 64255855-8031 liuyang@cdrf.org.cn
郭丝露 64255855-8014 guosl@cdrf.org.cn
施婉菁 64255855-8090 shiwj@cdrf.org.cn
--电子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