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会场二:发掘“银发经济”潜力 返回 论坛简报 列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1年会,于 2021年3月 20-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其中3月20日经济峰会,第七单元会场二讨论的题目是“发掘‘银发经济’潜力”。本节讨论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主持人、财经评论员李斯璇主持。与会嘉宾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诺华公司首席执行官万思瀚,美国信安金融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侯智彤,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百时美施贵宝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康睿捷和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
蔡昉概括了人口老龄化对消费需求不利的三个效应。第一,人口总量效应。人是消费者,人口增长慢了消费增长就会变慢。我国在2025年会达到人口的峰值并进入负增长,不利于消费增长。如果内需不能扩大,将制约经济发展。第二,人口年龄结构效应。国际经验表明,老年人的消费力和消费倾向会下降。对新生儿和青少年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增加会导致更高的预防性储蓄。劳动年龄人口倾向于未雨绸缪,增加退休储蓄,同样不利于扩大消费。第三,收入分配效应。低收入群体在收入增加后,会将增加的收入用于改善型消费,而高收入群体收入增加后,消费倾向较低。因此,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不利于消费扩大。
蔡昉建议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入手应对老龄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一方面,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以替代已经消失的人口红利和传统增长动能。另一方面,需挖掘居民消费潜力。开发“银发经济”就是挖掘消费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思瀚指出中国老龄化发展迅速。到2050年的,中国老龄化的挑战将达到顶峰,65岁以上人口预计会占到28%。人口的老龄化和非传染性疾病齐头并进。中国2019年有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约占中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全国43%的死亡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家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给医保和卫生预算带来巨大挑战。
万思瀚认为健康老龄化是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中国将“健康中国”作为国家战略,并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民的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显著提高。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年度报告指出,2015-2050年期间,中国的养老,包括医疗和社会福利支出,将从占社会总支出的7%上升到26%。他希望中国政府继续致力于改善医疗体系,促进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同时建设充满活力的“银发经济”。
侯智彤介绍,世界各国依据国情发展了符合自身的多支柱养老体系,以提高和保证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如墨西哥的强制养老金账户体系和美国的401K雇主缴费体系。
侯智彤认为多支柱养老体系有助于中国应对快速老龄化。最近,中国公布了延迟退休年龄、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等措施,这些措施将有效应对快速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不足问题。此外,中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保障从省级统筹转向全国统筹为第二支柱争取了更多发展空前。但是,中国人目前依然高度依赖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获得退休保障。他建议将雇主缴纳的费用从第一支柱转移到第二和第三支柱,最大程度释放养老金改革的潜力。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确保了退休人员的购买力,使他们能够在退休以后成为有力的消费者,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杜鹏认为,经济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人口老龄化程度会加深。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会达到总人口的37.8%。这一比例与日本和韩国相比不算严重。但是,中国的老年人数量庞大。因此,老年人的需求是一个巨大市场。
杜鹏指出,挖掘“银发经济”潜力需考虑以下三方面。首先,老年人需求的差异性。老年人除了健康需求,还有其他需求。城乡、不同年龄的老年人需求也不相同。其次,老年人的动态变化性。老年人不是一成不变的群体。现在的老年人和过去10-20年的老年人相比,受教育水平大幅上升,健康状况也有明显改善。第三,创新性。现在的中年人进入老年后与现在的老年人相比,需求会明显不同。应利用5G、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提供创新性产品。
康睿捷希望中国的医药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医疗体系更具可持续性。为此,他鼓励中国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建议采取更多的措施消除监管障碍,继续保持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支持中国扩大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陈东升认为,“银发经济”就是长寿经济,老年人消费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进入长寿时代,政府、企业和个人应该有各自的解决方案,泰康保险集团正在积极尝试人类进入长寿社会、长寿时代后的企业解决方案。
在现场提问环节,针对养老经济谁来买单,怎么买单的问题,蔡昉认为应逐渐扩大普惠型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陈东升认为可以提供创新性养老产品,发掘养老时长潜力。
针对能够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弥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所带来的损失,蔡昉认为,新科技革命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可以补偿劳动力减少的损失。但需要考虑当利用机器和资本替代劳动时,哪些人被替代了,被替代的人应该怎么办。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撰稿:马璐岩;校对:邱月)
--媒体联络—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夏 天 64255855-8086 xiatian@cdrf.org.cn
刘 阳 64255855-8031 liuyang@cdrf.org.cn
郭丝露 64255855-8014 guosl@cdrf.org.cn
施婉菁 64255855-8090 shiwj@cdrf.org.cn
--电子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