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会场五:美国梦、欧洲梦与中国梦 返回 论坛简报 列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1年会,于 2021年3月20-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其中3月20日经济峰会,第六单元会场五讨论的题目是“美国梦、欧洲梦与中国梦”。本节讨论由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会长黄平主持。与会嘉宾分别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秘书长卢迈,巴黎经济学院荣誉教授、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弗朗索瓦·布吉尼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何帆,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
卢迈提到,2018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零点公司一起展开了一项关于《老百姓的中国梦》的调查研究,选取了40个典型案例,大概能总结出老百姓对中国梦的共同认识:第一,个人的命运、个人的发展是和国家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密切结合的;第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老百姓实现梦想创造了机会、创造了条件;第三,政府的治理水平提高、法治社会的建立对老百姓中国梦是一种保障;第四,教育在老百姓实现个人梦想、实现向上流动中始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五,家庭、亲戚、朋友、师长、邻里等人际关系,对于实现个人的中国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整体上来讲,中国现在还存在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低收入群体向上流动的比例还是相对较低,这些问题也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
弗朗索瓦·布吉尼翁首先谈到了中国梦、美国梦与欧洲梦的不同传统。他认为中国梦有多重含义,取决于问的对象,但是三种梦想都值得褒奖。他提到三个国家都取得了非凡成就,尤其是中国在过去4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伴随发展而出现的不平等问题会对继续实现梦想构成威胁,中国出现了一些正在增加的不平等现象。
弗朗索瓦·布吉尼翁接着提到了实现梦想所面临的危险与风险。第一种不平等表现为结果不平等。美国的经济收入差距在加速扩大,同时产品生产力在下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已经接近美国,这种情况与收入不平等的出现有联系。第二种不平等表现在机会的不平等。美国梦认为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美国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日益严重,社会流动放缓,中国随着总体财富的增长也出现这种阶层固化现象。他还提到,民粹主义抬头导致近期人们反抗情绪增加,迁移人口和少数群体属于机会不平等的极端弱势群体。他提出在当前背景下,各国要有全球的梦想,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的梦想,需要共同合作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全球梦的实现是各民族梦想实现的前提。
何帆主要谈到了年轻人心目中的中国梦。他发现年轻人有三个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本土意识的觉醒,年轻人对中国的认同感更强了,因为他们有了言论表达的自由;第二个变化是年轻人表达中国梦的方式也跟原来不一样,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中国梦的一个投资人,因为他投了这个项目,所以他特别希望向所有人推荐这个项目,这样的话这个项目的价值才会更高;第三个变化是未来会变得更加重视精神生活。未来的一代不会仅仅满足于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是会要求更多的创造空间、更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生活。何帆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中国梦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中国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所以年轻人对于中国梦的新理解、新表达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史蒂芬·罗奇主要聚焦在于对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对比。主要有四点:第一,两个梦想必须在不同背景下被分析。第二,两个梦想对于经济增长的重大意义。第三,平等的问题。第四,这两个梦想之间潜在的分歧。在中国梦和美国梦的语境上,他认为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差距较大,中国的人均GDP排名靠后,仅相当于美国的30%。中国面临的挑战是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百年目标和中国梦,而美国需要的是进一步促进储蓄增长,促进生产力增长。同时,中国和美国共同面临着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他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左右,以及二十一世纪的前10年,中国梦和美国梦较为一致,但是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局势很紧张。
史蒂芬·罗奇认为,虽然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增长和经济收益分配制度不同,但是都面临一个关键的调整,也就是如何在不给其他国家带来困难的前提下,解决艰巨的经济增长问题,实现一个国家的梦想不一定要去排除另外一个国家的梦想。
喻国明从传播的角度来谈其对美国梦、欧洲梦与中国梦的理解。他认为传播中的折扣现象和认知偏差,如果出现在国家、社会、人群之间就会造成某种战略误判,要做好沟通来降低误判。
喻国明从四方面解释了传播中认知偏差出现的原因。第一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渠道适合不同的交流方式。第二是语言存在着层次性,在同样的问题上运用不同的逻辑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语言转换时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第三是参照系,不同的发展阶段参照系不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很多问题只能通过发展去解决。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更需要解决的是机会均等问题。所以一味用西方的参照系理解中国某些现象,就会产生误解。第四是思维逻辑、认识事物的方式。中国人喜欢提出概念再分解阐述,西方人则倾向通过对一个个故事和案例进行归纳、分析、梳理来理解概念。所以,两种社会的思维方式不同会造成认知偏差或误读。
黄平总结提到,平等问题、中国梦和美国梦是否相冲突的问题十分重要。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繁荣与收入阶段,梦想是不一样的。这不是一个结构性问题,而是一个时间问题,时间能帮助解决中美两个梦想之间的冲突与分歧。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撰稿:杨沫;校对:都静)
--媒体联络—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夏 天 64255855-8086 xiatian@cdrf.org.cn
刘 阳 64255855-8031 liuyang@cdrf.org.cn
郭丝露 64255855-8014 guosl@cdrf.org.cn
施婉菁 64255855-8090 shiwj@cdrf.org.cn
--电子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