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   English   |   注册   |   登录
时间:2020年11月11日 - 13日
地点:北京 · 钓鱼台国宾馆
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承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官方微信
基金会微信
基金会微博
论坛动态
返回 论坛动态 列表>

CDF简报 | 武汉解禁,疫情之下中国不是孤岛

CDF简报(CDF Briefing)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秘书处发起的国际远程视频系列会议。会议邀请国内各领域知名学者与国际企业负责人、国际学者连线,共议世界关心的中国话题。

2020年4月8日,武汉在隔离76天后终获解禁。但全球疫情蔓延,让中国再次进入紧张氛围。广东多地提升防疫级别,大部分地区开学时间未定,“输入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仍让人担忧...


希望与焦虑并存,是许多国人此刻的心境。

4月7日晚,论坛秘书处召开第四期“CDF简报”网络视频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宋瑞霖作为嘉宾参与分享与互动。



一手坚持防疫抗疫,一手推进疫苗与特效药研发,是目前人类抗击新冠病毒的两样有力武器。


全球防疫形势严峻,中国该如何在严防疫情反复的同时,恢复正常经济秩序?孩子们何时才能重回校园,工人何时才能重返岗位,人们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担心是否有必要?


张文宏与宋瑞霖在各自专业领域的分享,宽纾了人们在疫情期间普遍存在的困惑。论坛秘书处精选了两位嘉宾谈到的十个问题,以飨读者。


美国确诊病例短期内陡增,是要“失控”了吗?


“政府是否鼓励检测对病例数有很大影响。”






美国病例增加背后有几个原因。一方面,美国早期诊断和隔离不太及时。2月份检测做得不多,病例数的上升主要是3月20号开始的。


另一方面,近期美国不仅开始广泛的检测,还对检测病例进行补贴。也就是说民众居家隔离不上班没有工资,但确诊后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助。


我认为,政府是不是鼓励检测对病例的发现是有很大影响的。


反过来看英国、意大利,检测数据没有美国高。一个原因是病例数确实没有美国高,二是得到检测的病例都是有症状需要住院的。在家里的轻症病人未必能够得到很好的检测。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病死率是2%左右,而意大利、西班牙它都要达到10%左右。这不能说明意大利治疗水平差,而是很多轻症病人没有包括进来。







世界许多地方都发生了疫情,真正值得担心的地方是哪里?


“印度、非洲和东欧一些国家。





目前卢森堡和冰岛的感染率很高,超过意大利、西班牙,但我认为不用过分担心欧洲,因为这些国家的医疗资源整体上比较乐观。


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哪里呢?


印度病例已经出现指数级的上升。发生在武汉、意大利、西班牙的事情都会在印度重演。


除此以外,非洲的某些国家,也出现了非常大的暴发。中国去援助的一个非洲国家病例数超过了7000。这些地区人口比较多,医疗资源不充足,疫情有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灾难。


同时,一些东欧的国家诊断不到位,病人数越来越多,出现了医疗资源挤兑。








经过一段时间后,美国、欧洲会产生群体免疫力吗?


“不要再考虑群体免疫了。”





不同的疾病对产生群体免疫需要感染的人群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传播得很慢的传染病对感染率要求低一点,传播非常快的传染病,感染率要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才可以产生群体免疫。


产生新冠肺炎的群体免疫力,感染率要达到60%以上。


美国目前报出来病例大概只有约40万,而且新增病例数开始下降了。要达到60%感染要多少人?美国人口3亿,需要2亿感染,所以群体免疫力是建立不起来的。


有人认为美国和英国已经群体免疫,中国会非常脆弱。事实不是这样。在新冠病毒面前,所有的人都是脆弱的。


我认为,不用考虑群体免疫了。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全世界尽快团结起来,一起把疫情控制住,或者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








新冠疫情到底能被控制住吗?


“可以控制住,但在今年内很难。”





结合有效的管控措施,疫情是可以控制住的。在人类历史上,好像没有一次疫情是无法控制的,不同之处无非是控制时间的长短。


霍乱曾经非常严重,那时卫生条件比现在差,但把水源管理好后也控制住了。在那个时代,我们都可以控制疫情,就更不要说现在了。


所以,对疫情也不需要太过悲观,但这次疫情再次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如果全球不能同步控制好疫情,中国、欧洲或者美国先控制住并不能解决问题。


按照目前的趋势,我认为今年控制住很困难,可能要超过今年,甚至两年。


第一个时间节点就是今年夏天,第二个时间节点是今年的冬天,我们要做好准备。







中国防疫与复工复学




最近北京提出要将防控常态化,

该如何解读背后信息?


疫情在今年夏天就结束的想法已不太成立。





北京传递的信息是:短期内(新冠疫情)这个事情没完,夏天疫情就结束已经不成立。


只要全球的问题没解决,中国控制再好也会进入防输入性病例阶段。


再过一段时间,为了经济运转,国际航班一定会开放,届时会有更多输入性病例。


具体措施上,各个城市防控策略不一样,北京、上海也会有差异。我认为北京作为首都,始终采取比较严的防控措施是合适的。


经过第一波疫情后,中国的卫生体系事实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对控制住第二波疫情是有信心的。







中国无症状病例有多少?有没有风险?


“没有新增本地病例,就没有无症状感染者。”





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至少上海本地没无症状的病人,所有无症状的病人都是输入性的。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无症状病例会传染别人,如果有无症状病例,一定会有被他所传染的本地病例。


如果没有新增本地病例,就是没有无症状感染者。这是硬币的两个面。


在上海,无症状病人的来源主要是输入性病例,因为有症状的病例无法乘飞机。但即便有无症状的病人没有筛出来,我们的卫生体系也能通过有症状感染者把无症状病例锁定。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新冠病毒感染会转变为慢性病,无症状感染者也不会长期携带病毒。这就意味着即使现在有无症状的感染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都会慢慢消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保持警觉。但只要时刻盯住这个城市有没有新增的病例,有新增的病例我们就要警觉,没有新增的病例一切都好说。







中国一线城市什么时候能开学?


“大家最着急的时候,可能就是曙光来临的时候。”





在散发病例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开不开学,这是一个非常难做的决定。


这里要考虑成本,一直停摆对社会的影响很大。


国内疫情控制做得不可能更好了,总体上来讲,现在开学的风险跟以后开学的风险没区别,主要病例还是输入性的。


从科学角度看,唯一需要考量的点就是没有本土新增病例的情况持续多久才开学?


全国的教育界应该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但具体的日期还是由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门决定。


大家最着急的时候,可能就是曙光来临的时候。







在对回国人士一律要求隔离观察14天,

是不是能缩短到7天?


“缩短就会有风险。”





缩短就有风险,我不建议隔离7天。无论在哪里隔离,7天都不可以。


科学就是科学。


新冠病毒潜伏期平均是7天,多数人7天可以结束,但是还有大概1/3的病例要长于7天。也就是说7天内没有发病,但有可能会在第9天、第10天发病。


虽然所有人都经过检测了,但检测也有假阴性。所以北京提出防控常态化,一要从严,二要继续实行两周隔离和筛查的措施,这样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







宋瑞霖

中国的疫苗研发走在世界前列



新冠肺炎特效药研发进展如何?


“中国目前有169个涉及药物的临床实验正在开展。”





目前国家药品监管机构公布药物研发成果的声音很少,这是因为最终的临床试验的结果揭开前无法作出科学判断,所以不能说。


在这方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样是很谨慎的。这是监管者和研究者一个重大的差别。


目前,在中国临床试验登记平台上针对新冠病毒中国共登记了169个涉及药物的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我想在数量上可能是世界之最。


但在这一数字背后也存在问题,值得深思。


一方面这些临床试验大部分是研究者发起,并不是经药监局审批的临床实验。目前,经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以治疗新冠病毒为目标的药品临床试验只有5个;


另一方面,在开展的临床试验中很多是老药新用属于增加适应症,还有一部分是抗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


随着疫情的控制,患者减少,如此多的临床试验项目导致入组病人不够,难以开展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试验。这对药物研发来说不是好事情,由于入组患者资源被挤占,有些很有希望的药物无法完成试验,非常可惜。







疫苗出来后,中国老百姓能不能及时打到,价钱会不会很贵?


“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全球至少有几十家机构正在研发新冠病毒疫苗,但截止到3月底,由政府监管部门批准开展人体临床试验阶段的只有两家,一个是中国军科院陈薇院士团队,另一个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团队。这是全球疫苗研发最快的两个疫苗项目。


所以,在疫苗研发上我们是走在前面的,中国的疫苗研发优势其实很大。从2003年出现的SARS,再到后来的H7N9、埃博拉病毒、MERS,中国的疫苗研发机构始终在和冠状病毒缠斗,已积累了十多年的经验。


如果美国团队的疫苗先获批上市,中国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人口众多,疫苗需求量非常大,随着疫苗用量的增大,市场的机制就会发挥作用。


传染病大流行下,假如中国因为国外封锁不能得到疫苗而成为传染源,对全球的公共卫生都是威胁,不卖给中国,就是祸害自己。


当然,如果国外对疫苗采取对中国禁运或者卖高价,按照专利法规定,在公共传染性疫情暴发时,我国也可以通过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不经专利权人许可,授权他人实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这不仅仅是中国法律的规定,也是国际专利制度的通行原则。



所以,一定要相信我们的政府和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不必担心中国老百姓打不到疫苗或者打不起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