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F洞察| 尼古拉斯·斯特恩:中国正在规划一个清洁的未来
论坛前夕,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主席尼古拉斯·斯特恩接受栏目独家专访。斯特恩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英国财政部第二常务次官,并担任布莱尔政府经济事务部门负责人。
作为“气候经济学之父”,斯特恩长期关注气候变化。他在著作《斯特恩报告》中指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其严重程度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
斯特恩:我认为《巴黎协定》仍在发挥作用,并将继续下去。
美国表明了退出的意愿,不过要注意,它目前还没有退出。
美国现在仍是议程的一部分,而且也派代表团参加了在波兰卡托维兹举办的第24届公约缔约方大会。
我认为巴黎协议仍在向前发展。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大选后在马拉喀什举行的第22次缔约方大会上大家的发言,另一个是三个月前在卡托维茨举行的第24次缔约方大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工作内容。
我参加了第22届缔约方大会,当时2016年美国大选刚结束。
那次会议上,世界各国明确表示将继续执行《巴黎协定》,其中中国在2016年11月发布的声明中态度鲜明。
而在第24届缔约方大会上,一项关于规则手册的重要的共识得以达成:各国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标准被记录在了规则手册中。
规则手册的设计非常重要。这样,每个国家就能了解其他国家在减排方面正在干什么和他们未来的计划。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显然,《巴黎协定》会继续下去。
今年9月,将举行由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这次峰会十分重要,因为世界各国的总统或总理将在这里发表声明,阐释他们对年底即将举办的第26届缔约方大会的展望。
第26届缔约方大会上,世界各国将制定方案,努力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值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
这也清楚地说明了《巴黎协定》的未来,它会继续生效。
CDF:您认为美国退出协定具有个人特色的行为,还是具有长期指向性的?
斯特恩:我认为这与特朗普总统个人有关。
通观美国,你会发现许多人都支持气候行动。如果看看各州、各城市、各个企业,你会发现美国人强烈的支持气候行动——当然在某些地方你也能看到有人强烈的反对。
不过我认为,如果美国总统改变了想法,美国的政策也会改变,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可能因此被撤销。
有一个日期很有意思。按照规定,成员国退出意愿被批准后三年内不能退出协定。
批准是在2016年秋天做出的,所以到2019乃年秋天美国才算是正式退出,其后还有一年的通知期。
所以,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的日子是在2020年秋天——那正是下一届美国总统选举之后。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CDF: 在您看来,中国应如何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
斯特恩:我认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指的是积极作用。
一个例子是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北京共同宣布了他们一年后将在巴黎峰会提出的减排目标——比巴黎峰会提前了一年。
这意义重大,它表明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在经济和减排方面的决心。也表明了他们对《巴黎协定》的承诺。
我的好朋友解振华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受人尊重。他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肩负巨大的责任,发挥着强大的领导作用。
各国能够走到一起,相互合作,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这样一些参与相关事务,并且受人尊重的代表的加入。我认为,他个人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一个积极作用是中国主动减缓国内碳排放量增长。我希望在十四五规划期间(2021-2025)看到中国的排放量开始减少。
我知道中国已承诺在2030年之前开始减少排放量,但我认为中国在2025年之前,也就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前就能够实现碳排放减少。这样做对中国自己大有益处,因为这将使中国这个经济体变得更高效、更清洁、更少拥堵。
同时,这样做也会造福世界。展望未来,我认为中国与其他伙伴国家的共同行动也很重要,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
CDF: 如果中国在《巴黎协定》和气候治理方面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是否将有助于树立不一样的国际形象?
斯特恩:的确如此。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国际形象已经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世界上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全球层面来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气候问题。
越来越多人认为中国在气候问题上发挥着领导作用。
就减排力度而言,2030目标必须在巴黎气候大会的减排目标基础上提高至少30%。这非常紧迫,如果不采取行动我们将困于高碳资本和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排放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就会上升,进入大气层后将很难排出,因此拖延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可以树立榜样,帮助其他国家提高他们的减排目标,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领导力。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领导能力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赞赏,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中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经济如此强大,中国正在规划一个清洁的未来。在这个层面,中国绝对会发挥核心作用。
CDF:您如何看待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
斯特恩:这是中共十九大发出的非常明确和强烈的信号。它标志着中国的优先事项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当然,我们知道中国一直在讨论这些问题,中国正在改变投资,中国一直在削减煤炭。在中国,煤炭的使用量已经不再增长,可能很快会开始下降。
我认为这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好处,现在的挑战是如何将承诺付诸实施。
我们(中国)该如何设置一个明确、可被理解的计划?我们如何改变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以缓解城镇的拥挤和污染情况?我们如何投资净化河流? 我们如何建立森林和生物多样性?
在此背景下,中国将于明年10月在北京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
我认为中国领导人在这些问题上会再次展现明确和坚定的态度,而中国在这方面的领导作用将为人民创造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投资生物多样性、培育生物多样性以及在气候方面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我当然欢迎中国向着这样一个重要的新方向强劲发展。
CDF: 您认为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的政策有哪些特点?
斯特恩:专注于自己的角色,说服世界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我认为这是中国对气候治理做出的最大贡献。
中国可以表明, 投资于新的现代科技、投资改善城市拥挤、投资水净化和空气净化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增长方式,是另一种形式的增长,它更加包容,更有吸引力。
我认为中国展示它如何将减排与更好的增长方式结合,能够体现它强大的气候治理能力,中国将告诉世人,这绝对不是包容性增长和环境责任之间较量。
中国的故事可以表明,只有把责任、环境和增长放在一起,才能得到持续的增长。试图以高碳的方式发展将指向自我毁灭。
CDF:在您看来,中国政府是否已经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斯特恩:我想中国政府中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点,但可能并不是每个人。
未来世界经济将以3%或更高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世界经济会在未来20年将翻一番,当然中国的增长速度会更快。
在这20年里,我们必须减少至少约40%的碳排放量,才能使全球气温增加值低于2摄氏度。
这意味着要做到经济增长了一倍,排放却减少40%。
新兴经济体自己保持零排放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旧经济体不做出改变,碳排放水平仍然不会改变。这清楚地表明我们必须做出多大的改变 。
但这种改变是可以产生新机会的。我想中国政府中有很多人确实看到了这一点。
当然,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包含很多城市。 我认为在中心城市,北京和上海等地,要改变的相法很强烈,但并不是中国所有地区都这样。
这是领导力的问题,也是理解的问题。智库、学者、记者、学校都有义务帮助加深人们对此的理解。
当然,还有商界,它在展示未来可能性方面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采写 丝露
编译 夏天、亚男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自2000年举办首届论坛以来,每年举办一次,已经连续举办19届。
作为“两会”后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坚持“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宗旨,形成了专业化、高层次的鲜明特色,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
关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中国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对重大政策的独立评估和客观解读,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自1980年成立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事关中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方向、目标及战略举措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宗旨为“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发展”。
自1997年成立以来,基金会已成为集交流、培训、研究和社会试验于一体的高端智库型基金会。基金会承办年度“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组织“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培训班,撰写“中国发展报告”,开展“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社会试验,都取得丰硕成果,成为连接民间与政府、国内与国外的一个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