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F Insight | 小布热津斯基:中国是美国贸易的重要机遇 返回 会议动态 列表>

与马克. 布热津斯基的对话,是从他眼中的邓小平聊起的。

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中美建交首次访问美国,下飞机后第一个行程就是布热津斯基家。



邓小平在布热津斯基家出席家宴


此前,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受命秘密访华,与邓小平就中美建交问题进行了一次长达两个小时的非公开会谈。


会谈进展顺利,六个月后中美关系就迎来里程碑式的时刻: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当年农历春节期间,邓小平的专机就降落在了美国。


中美建交时《纽约时报》报道


在自己家中,小布热津斯基第一次见到了邓小平,那一年他还不到二十岁。在他眼中邓小平精干、幽默,精力充沛。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对中美关系的未来都很乐观。


因为在中美建交上做出贡献,布热津斯基被载入中国外交史。小布热津斯基则因为父亲的缘故,走在了中美交往的最前沿。


1981年至今,他频繁拜访中国,从北京、上海、香港,到四川、贵州——他甚至还到过中朝边界城市丹东。四十年来,他始终相信中美合作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发展潜力。



小布热津斯基与邓小平握手



2009年,布热津斯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中关系总体而言是“良好、智慧和友好的”,尽管在一些问题上双方存在分歧,但这些分歧并未对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危害。


小布热津斯基则对CDF Insight说,2017年父亲去世前曾对他说:


中美两国经济存在着真正的相互依赖。忽视这一点会使我们陷入危险,欣然接受则对彼此都有利。


2019年9月7日上午,小布热津斯基将与尼尔.布什、乔舒亚·库珀·雷默和中方重量级代表一道,共叙中美建交四十年。


点击视频,看小布热津斯基谈中美关系


中美建交背后:关系正常化是手段,不是目的


CDF: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到您父亲家拜访时你负责接待他,对邓小平的印象如何?


小布热津斯基:我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1978年,当我的母亲陪同父亲去中国北京进行秘密访问时,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黄华负责接待他们。在国宴上,我的母亲坚持要举杯祝酒,这和官方的外交礼仪不符。


几个月后,当我的父亲和母亲在他们的家中接待邓小平和他夫人时,我父亲打趣国务卿赛勒斯·万斯说,我母亲上次祝酒之后,国务卿万斯先生就打算禁止她出国。



当时,邓小平转向国务卿,对他说:“国务卿先生,你要知道,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女性。你做这样的事情时要小心。”大家都笑了。他很有幽默感。


CDF:在中美建交关键时期,哪些人或者事件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小布热津斯基:邓小平想让中国走向世界。


要知道,邓小平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曾靠着微薄的奖学金去法国留学。钱用完了他就在法国打零工,也是在那个时候,他看到了中国和其他地方的差距,并且,他相信中国能够进步。


因此,当他晋升为中国领导人之一并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时,他希望让中国融入现代世界。


他觉得科学技术,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手段,事实上,在1975年,邓小平在中国发表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演讲,强调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重要的是,吉米·卡特总统的回应也相当积极。


邓小平夫妇与布热津斯基夫妇在一起


我父亲在促成正常化协议后,卡特总统做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第一次外交派遣,他派他的科技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先生带领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代表团出访中国。


邓小平在国事访问期间来到美国时,他在华盛顿与通用汽车、百事可乐的首席执行官共进晚餐;在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他坐进了航天飞机;他去了华盛顿州西雅图访问了波音公司总部;到佐治亚州的休斯工具公司了解钻头的生产。


这完完全全是一次关于科技的合作,这也影响到了邓小平对中国发展政策的理解。


CDF:您父亲、时任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布热津斯基:要知道,我父亲并不是卡特总统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派出第一人,他派出的第一个人是国务卿赛勒斯·万斯,但他过于强调台湾,他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了决不妥协的强硬态度,中国方面根本无法与之达成共识。


总统卡特随后指示我父亲去试探,了解中国对世界事务的态度,寻找可能达成共识的领域。


美国的目的在于扼制苏联,中国希望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谋发展,这样的天作之合已经延续超过四十年。


CDF:那个时候美国的国内情况对中美关系正常化有何影响?


布热津斯基:美国当时立场有两点值得一说。


一方面,我们与苏联正在拼命较劲,我们希望制衡它。当时苏联在非洲扩张,他们在阿富汗、中亚的行动表明了这一点——当然,还有在他们在古巴的行动。所以,我们想找一个能平衡苏联的力量,那就是中国。


另一方面,我们同时还经历着能源危机。


有什么方法可以发展商业联系、建立经济桥梁,在欧洲、非洲和亚洲其他地区之间建立三边关系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中国。


CDF:从您父亲的角度看,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


布热津斯基:认为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他认可双方有不同意见。


我们不是每件事都和中国人意见一致,我们不认同中国人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对台销售军火即使在建交过程中也在继续。但我们必须坚持,因为我们承诺过,中国当时也容忍了这一点。



其次,关系正常化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当时我们还有其他重要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对付苏联的扩张,以及处理西欧恶化的形势,同时要通过广泛外交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包括高速发展的亚洲。


日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崛起的亚洲,我们也想分享亚洲崛起的成果,而中国是美国贸易的重要机遇。


当下中美关系:没有一种关系是一成不变的

CDF:你曾想象过中国会发展如此之快,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吗?


小布热津斯基:你知道,我1981年去中国时对成都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数百万人的城市,道路脏兮兮的,街上用的是旧的军用车辆。现在我看CNN上,成都被介绍为一个未来的科技之都。


换句话说,中国的现代化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更为迅速,这是谁也无法预言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与此同时,中国和美国一样,都有自己的内部挑战。


中国的挑战在于快速增长的老龄化人口,到2020年,超过三亿中国人会超过65岁,这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中国该如何维持这一庞大人群的生活标准,这是我们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也面临着其他方方面面的挑战,但如果我们密切合作,就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我父亲一生都在关注中国,他去世之前提到一件事。


他注意到两国经济愈加的相互依赖,两国经济之间存在着真正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果我们再忽视这一点,这样做会使我们陷入危险;而如果我们欣然接受,则对彼此都有利。


布热津斯基爬长城


CDF:在历史和外交背景下,你现在如何定义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


小布热津斯基:数字可以说明问题,美国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后,113个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起效了,中国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一部分。这一点从数字中就可以看出来。


你也可以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看到它的重要意义:你可以在中国中等规模的城市看到耐克商店;在中国的西部,人们能看美国电影;有中国投资者到欧洲投资、参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项目,这就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净产出。


CDF:您认为两国关系是否正面临一个转折点?


小布热津斯基:是的。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完美的,贸易关系必须达到某种平衡。重要的是,双方都认识到中美关系可能进步,也可能倒退,它不会保持静止,它并非这种不变的关系。全世界都将会从这二者关系的进步中受益。


这对关系可以惠及很多方面,正和美日关系一样,通过一系列常规的,包括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磋商,美国和日本成为了全球议题上真正朋友和伙伴。


这正是我们与中国之间地缘政治关系的未来潜力。




采写 - 丝露

编译 - 夏天

 整理 - 子欣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专题研讨会将于9月6-7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贸易、开放与共享繁荣”。会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每年3月举办的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自2000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20届。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自2018年9月起增设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秋季专题研讨会,为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进行开放、务实对话提供更高频次的平台。




关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中国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对重大政策的独立评估和客观解读,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自1980年成立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事关中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方向、目标及战略举措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宗旨为“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发展”。
自1997年成立以来,基金会已成为集交流、培训、研究和社会试验于一体的高端智库型基金会。基金会承办年度“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组织“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培训班,撰写“中国发展报告”,开展“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社会试验,都取得丰硕成果,成为连接民间与政府、国内与国外的一个重要桥梁。



86-10-64255855
comm@cdr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