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会(II)会场三:决胜脱贫攻坚战 返回 论坛简报 列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于2018年3月24-2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其中3月24日经济峰会,上午分组会(II)会场三讨论的题目是“决胜脱贫攻坚战”。本节讨论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副主席司徒慕德主持。与会嘉宾分别为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哈佛大学教授及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组成员夏更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
在本节讨论中,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表示,贫困是人类的顽疾,古今中外都绕不开这个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是减贫的有力推动者。不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就不能确保中国社会稳定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首要解决的就是社会稳定,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三农。过去,三农为中国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甚至是牺牲。
郑之杰指出,扶贫要有大情怀,怀着真情实意去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这不能看成对他们的施舍,而是对他们过去付出的报答。唯有真情实意、全力以赴,才能做好脱贫攻坚这道必答题。这之中,政府的推动和辅导作用、贫困群众热情的激发、各级干部的奉献和信心,都是中国扶贫攻坚离不开的部分,也是中国脱贫攻坚不同于他国的特色。
郑之杰认为,脱贫攻坚的当务之急是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变农村环境,这是打通制约脱贫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乡村文明的重要基础。
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斯金表示,在过去二十年中,大部分国家的不平等在加剧。这一轮全球化中,生产过程已经国际化了。只有在政府介入、国家政策补贴的情形下,无技能工人的工资才能得到提升,只有赋能给他们,让他们进入全球化市场,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组成员夏更生提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减少了7.7亿贫困人口,还剩3046万人。目前,国家在扶贫攻坚上继续发力,开展了以下工作:制定了政策体系,打出政策组合拳;建立财政、金融和社会成本的投入机制;建立社会动员体系;建立监督体系;实行考核评估,坚持问题导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脱贫成就应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四十年来,中国农村大规模减贫,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一是涓滴效应,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的确使大多数人从中受益;二是包容性增长,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2002年的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缓解区域不平等现象;三是扶贫计划,政府多次主导专项扶贫计划以精准扶贫。
叶兴庆提出,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应着力于划定相对贫困线、创设新扶持政策、跨城乡扶贫。
(撰稿 财新记者 宿慧娴)
--背景信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两会”后首个国家级大型国际论坛,旨在“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今年迎来了第19届。自2000年创办以来,为推动中外发展政策交流与国际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媒体联络—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都 静 64255855-8054 dujing@cdrf.org.cn
刘 阳 64255855-8031 liuyang@cdrf.org.cn
夏 天 64255855-8086 xiatian@cdrf.org.cn
朱美丽 64255855-8204 zhuml@cdrf.org.cn
--电子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