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0.36万亿,占世界经济比重为1.8%。现在已达到82.7万亿,占世界经济比重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这种持续的进步不能归于运气。那么,到底中国在过去四十年里做对了什么?这些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何借鉴的价值?对中国未来的改革有何启示?
2017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
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如纽约大学教授,2001年诺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所说,“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发展程度是很了不起的”。林毅夫先生也提到,虽然中国的改革违背了主流经济学理论,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2018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将回望中国改革的历史征程,邀请包括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林毅夫、尼古拉斯·斯特恩等三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在内的中外知识精英分享他们对于“改革,中国做对了什么?”的认识与理解,敬请期待:
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宏观基础、市场环境等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变化。在此情况下,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主旋律之一。
今后一段时间,或有五个较为重大的趋势性变化。一是中国经济还会延续新常态以来增速向中高速收敛的态势;二是传统产业的生产正在逐步达到峰值;三是城镇化将继续深度展开;四是能源和主要矿产资源需求会逐步达到峰值,能源消耗、排放与GDP增长将逐步呈现弱脱钩态势;五是中国经济占全球份额还将明显提升,经济的外溢效应会逐步增强,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会进一步强化。
中国经济增长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为邓小平启动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无可更改的背书。如果用最多数人口的日常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作为评价标准,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一定会被写入历史。当然,伟大成就的成因是复合的,人们对此也常有不同的看法。我的观点是,正是改革开放大幅度降低了中国经济的制度成本,才使这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机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
有观察家以为,“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竞争力的根本。对此我的问题是,改革前中国劳力和其他要素的价格更为低廉,为什么那时候并没有影响全球市场的“中国制造”?更深入的分析表明,知识扩展才是中国经济成就的基础。不过若问,为什么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国人对知识的态度有了根本的转变?答案是,改革激发了中国人掌握知识的诱因,而开放则降低了中国人的学习成本。综合起来,早已存在的要素成本优势、改革开放显著降低制度费用、以及中国人力资本的迅速积储,共同成就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其中,制度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是中国经验的真正秘密。
30年来中国的经验的确证明,未来绝不是宿命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以来被实践证明做对了的事情,继续推进尚未完成的改革事项,未来的历史将有机会再次证明人们关于中国的乐观断言。
早在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如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处于低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双轨制改革、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中国很快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中国的奇迹并不是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开出的“药方”来发展的,而是充分利用了后来者优势。亚洲四小龙也没有按照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理论来发展,而那些按照华盛顿共识来进行私有化改革的国家都经济发展缓慢。这背后的原因在于,理论和经验的适用性,取决于条件的相似性;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根植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条件,这与发展中国家非常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创建适合自己的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