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五单元会场二: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可及 返回 论坛简报 列表>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1年会,于 2021年3月 20-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其中3月20日经济峰会,第五单元会场二讨论的题目是“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可及”。本节讨论由CGTN主持人田薇主持。与会嘉宾分别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阿斯利康董事长雷夫·约翰森,丹纳赫集团全球总裁、首席执行官毕睿宁,默克集团执行委员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欧思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双聘教授查道炯。
吴尊友指出,目前为止全球感染新冠病例1亿多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新冠病毒易感,每个人都需要进行疫苗接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人权问题。从两个层面谈论关于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科学问题,一是从个体角度,绝大多数完全接种疫苗的人获得了抗体就得到了保护;二是从群体免疫的角度,在一个社区、一个国家获得免疫保护的人达到一定水平后,即使有新的传染源引入,在这个社区也不会再发生新冠流行。人群的免疫“水平”存在阈值,对于新冠来说需要到70%到80%。按照科学的理解,我们应该让一个国家尽快地到达70%、80%,然后是第二个国家、第三个国家,而不是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齐步往前推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依照科学把不同的国家按照优先级来进行分类,老年人口构成比较高的国家应该是最优先实行群体免疫的国家。对于疫苗分配问题,他表示领导力和协调十分重要。一方面应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全球的领导力决定了各国能否向一个方向努力;另一方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应提供更多援助来支持发展中国家,以应对全球疫苗的需求。
雷夫·约翰森表示,中国的疫情防控成果不仅造福了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带来了希望。但是若想要彻底摆脱这种快速传播的危险病毒,世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退出战略。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共同达成了疫情期间放弃利润,让利润惠及所有国家(无论国家规模是大是小)的协定。临床研发过程中企业已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在十五个国家建立了十几条供应链。阿斯利康参与了由全球免疫联盟机构牵头的新冠疫苗的接种计划,向142个国家提供了2.3亿剂的疫苗。几个月前中国加入了这个计划,几十个发展中国家得到了数百万剂的疫苗捐赠。关于抗疫合作,阿斯利康已经向康泰生物进行技术转让以确保新冠疫苗在中国上市,将与无锡药民生物合作生产疫苗的原液,为疫苗提供所需要的活性成分。阿斯利康将增进与中国政府的合作,不断深化从地方层面到全球层面的合作关系,为战胜疫情做出贡献。中国的医疗健康体系也将从一个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当中受益。他认为疫情促进了跨国的合作和共享,包括研发数据、抗疫经验、冷链运输等,好的合作会加速战胜疫情。
毕睿宁表示,在多国协同努力下,抗疫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中国农历新年的时候,中国以及其他很多国家都批准了疫苗。中国、美国、欧洲、巴西、东南亚、中东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接种工作,这点燃了全球经济复苏、社会秩序恢复的希望。中国疫苗的大规模开发和生产不仅表明中国政府抗击新冠疫情的决心,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这些年在生物制药、生命科学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丹纳赫作为全球疫苗制造商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正为辉瑞、强生以及其他正在开发的疫苗生产商提供商品,丹纳赫也在帮助疫苗制造商改进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从疫情开始之初,丹纳赫就一直与中国开展合作,去年已投资数亿美元启动了一项全球扩张计划,通过在全球工厂增加员工和生产线来扩大生产能力。由于需求激增,丹纳赫也在和中国疫苗协会加强合作,和一些本地疫苗制造商合作开发新的技术,提高生产力、效率和降低成本。他表示丹纳赫在科学和技术方面有一系列领先的技术,也支持健康中国2030目标。中国政府过去几年促进外国在华投资并且改善营商环境,丹纳赫愿意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并加快本土化进程。他认为合作问题有几点需要深思,一是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实现合作,用全球的眼光考虑问题;二是在尊重各个国家自主性的同时控制成本;三是需要和非政府组织以及技术领袖进行合作,来平衡生产规模和成本。
欧思明指出,默克集团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关于疫苗的生产和开发并生产拯救生命的药物。全球超过50个新冠疫苗项目得到了默克的产品或技术支持,默克集团提供对疫苗生产和挽救生命至关重要的一次性产品,并为大规模的生产工作提供准备。这些生产设施分别位于中国无锡和美国,法国是这周刚刚宣布的第三个生产基地。关于对全球抗疫的贡献:一是在短时间内实现好几款疫苗的开发,这归功于世界各地很多人辛勤的工作和出色的合作。二是不仅全球合作需要加强,各界还需要在其他领域有更强的合作,这样才能够和科学界的合作相匹配。为了应对疫苗开发和分配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强大的国际机构来指导全球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和发展,尤其是需要确保那些发展中国家也有接种疫苗的机会。抗疫展现了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合作的巨大潜力。三是需要从这次疫情中吸取教训,比如如何管理大流行病,如何重视新的病原体威胁。基于此,世界需要高效的创新的生态环境。
查道炯指出实现群体免疫非常具有挑战性,要对疫苗的生产和接种时的不确定性有清醒的认识。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有几点需要引起更多注意:一是疫苗接种阶段的民族主义问题;二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整个流程中的平等对待;三是完善政府在各个流程中的工作;四是对一些国家相关立法的了解,很多国家规定优先保障自身疫苗供应。他认为通过创新降低疫苗成本非常重要,其中技术授权的流程简化和收费上限问题值得探讨。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撰稿:邱月;校对:程昭雯)
--背景信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自2000年举办首届论坛以来,每年举办一次,已经连续举办21届。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坚持“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宗旨,形成了专业化、高层次的鲜明特色,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
--媒体联络—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夏 天 64255855-8086 xiatian@cdrf.org.cn
刘 阳 64255855-8031 liuyang@cdrf.org.cn
郭丝露 64255855-8014 guosl@cdrf.org.cn
施婉菁 64255855-8090 shiwj@cdrf.org.cn
--电子版阅读—